【资料图】

抽象的时间套利在现实中具化成为了金融业务,这就使得金融业务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业务具有期限。比如贷款可能是5年期的,保险可能是保1年的,基金投资收益率是3年折算的。离开期限,金融业务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支付有时不算金融也说得通。 具有空间套利特性的实业交易,一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比如卖一盘菜、一瓶水,或者一次理发,当即可以确认这笔钱是赚了还是亏了,赚了多少。但时间套利的金融业务则不同,一笔业务最后是赚钱还是亏钱?赚了多少?必须等到这笔业务的期末结束才能知道。比如一笔20年期的按揭贷款,中途有可能因为自然灾害或者借款人意外而出现损失。一笔3年期的意外保险,需要等3年后保险合同结束后,看是否需要赔偿才知道这份保险合同是赚了还是亏了。一笔对创业企业的投资,需要等企业上市并减持成功后才能最终确认盈利多少。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在卖出之前的盈利只能算作浮盈,只有真正卖出变成现金后才能算盈利。 这种跨期特征带来了金融业务最普遍的特征,即不确定性或风险。按照风险不灭的原理,这些金融业务最后赚钱亏钱并不取决于员工、股东甚至客户,因为很多的风险是来自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既然要等到未来才知道结果,那就一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金融业务的跨期特征与风险几乎就是硬币的两面,共生的。 这些金融交易的共同特点,都是需要特定期限结束后,才能确定性地计算利润或亏损,至少道理上是如此。但在现实中,推动这些业务的员工却等不及要业务完全结束,才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奖励。员工普遍只能接受最多一年的期限,也就是每年都要兑现员工的利益,但业务兑现利润需要的时间往往比一年长多了,这就出现了一个利益冲突在期限上的体现。 比如20年的按揭贷款,按说应该等20年后完全收回贷款才给员工对应的奖励,但现实中没有任何员工能够接受这样的安排。风投投资一家企业,按说也应该等企业IPO并减持后才兑现员工的奖励,这可能要五六年时间,现实中大多数员工也接受不了。现实中,最典型的是保险公司的销售员,经常能拿到首期保费的一多半作为销售奖励,全然不管这笔保险日后会让公司亏钱还是赚钱。现实更可能是按照每一笔保单赚钱,来计算奖励的,最后如果亏了那就股东承担。基金公司的销售也是如此,按照A股基民的平均持有期限5年计算,基金公司应该在卖出基金5年后兑现给员工的奖励,但现实中甚至有季度奖励,但从未出现过5年期的奖励。 既然金融风险是不灭的,那么,在员工、股东、客户这三方之中,到底谁来承担风险呢?看起来员工肯定是不承担的。现实中的情况是,银行、保险这类业务的风险,如果员工不承担,那按照顺序就轮到股东承担了。而一级风投、二级股票基金业务的风险,则是客户自负盈亏,员工躲在后面也不用承担风险,而躲在员工后面的股东那就更不用承担风险了。 因此,对于银行、保险类的业务,为了防范员工将过多风险留给股东,各国都会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保险公司的人员、业务进行尽可能细致的监管,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股东利益。即使如此,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面前,拥有显著信息优势的员工,依然是股东及监管机构最难防范的风险源。而对一级、二级基金的风险,因为都是由客户承担,所以监管不需要费心去保护股东的利益。而平时说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却无从下手,因为风险由投资者承担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从监管难度来看,证券市场的监管难度是最小的,相当于是开卷考试,因为股东的利益不需要监管机构来保护,而客户利益又不在监管保护范围内。 从风险承担的顺序来看,银行、保险的股东,是在给员工兜底,这是最差的一个选择。当风投、基金的客户,也是在给员工兜底,跟当银行、保险股东是一回事。所以结论很简单,当银行、保险的股东,与当基金公司的客户,是同样危险的事情。可能这算是银行股不受信任的原因之一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