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大跌,走势非常难看,暂时还没看到企稳迹象。

该说的话,我在2月17日文章《大跌后,对未来的看法》中已经讲过,部分内容截图如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复盘历史,不是为了找完全一模一样的走势,比如出现这个形态后会怎样,这样想就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我们讲历史,主要是知道还有这样的走势,如此对一些波动就见怪不怪了。

而错误运用归纳法,会被过往经验所害。就像巴菲特说的,如果从历史就能推测未来,那么最富有的人都是图书管理员了。

很多人热衷于回测,经常有人研究历史走势,发现一个很牛的技术指标,或者找到某个涨跌规律。实际上,这些都是归纳法,若没有坚实的理论逻辑作为前提,大多数回测都没有意义。

不明白因果关系,以及背后的逻辑,盲目的根据过往经验行事,就是刻舟求剑,是很不靠谱的。

其实,我们学习历史,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知道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出现过的人。就像鲁迅《风波》中的赵七爷,“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这是学习历史的最低层次,没有实际的用处。

第二层次,是知道历史上的功过得失。比如,韩信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井陉背水一战全歼陈余;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马谡也想学,他也置之死地,最后真的兵败被杀,失守街亭。可见,任何做法都有其历史背景,生搬硬套就容易东施效颦。

第三层次,是知晓历史背后的前因后果,比如他会这样做,时代背景是什么?人生经历起了多大作用?多角度分析,才能理解历史事件背后深处的道理,然后才能古为今用。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以史为鉴不能刻舟求剑,所以要学会提炼其中的“道”。

遇到某个经验教训,可尝试抽象到某个高度上,以至于借鉴到别的领域也适用。这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底层逻辑才靠谱。这种抽象再运用的思考过程,令人亢奋。

若抽象出来的东西无法运用到别处,则说明抽象的高度还不够,或者总结不够靠谱。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底层逻辑,何为底层?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这个逻辑就越底层。

股价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它由什么决定?

在我看来,影响股价的两个根本因素是:

1、公司业绩。

如果公司业绩成长性强,今年利润10亿,10年后每年利润是100亿,这家公司的股价长线一定是上涨的。不管市场多差,都不影响它走独立行情。

有些人看懂公司后,完全不看大盘,就是这个原因。哪怕公司股价短期受市场整体影响,但长期必然是由业绩决定。

2、货币总量。

放水,货币增多,股价水涨船高;收水,货币减少,股价也会下跌。

除此之外,别的因素都是短期干扰,不影响中长期趋势。比如,某机构由于杠杆过高,被迫割肉,把茅台砸下去很多。这样的下跌,就是短期因素,很容易修复。人们常说的流动性冲击,也是短期因素,砸出来的大多都是黄金坑。

最后再说个问题,昨天文章写了货币是什么,有人问,比特币是货币吗?

在我看来,作为货币,首先要保持币值的稳定,不能暴涨暴跌。比特币很显然不合适。比如现在一直跌,你拿它来付款,商家就不一定愿意收,因为过几天就不值这个钱了。

比特币更像是商品,比如钻石,翡翠之类的,没有什么工业价值,价格波动也很大,其价值全靠认可它们的少数人去赋予。

今天就聊到这里,晚安~

$紫金矿业(SH601899)$$长江电力(SH600900)$$青岛啤酒(SH60060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