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比亚迪(SZ002594)$@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


(相关资料图)

一、背景情况

1、行业总体库存有所升高: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底的库存为358万辆(产-销-出口);2021年库存307万台;2023年1-2月份东风等日系车、大众系库存爆发突破3.5留下隐患(相当于3.5个月的库存)。

1-2月底库存接近341万辆,库存系数大于2,库存并没有显著减少。

今年以来乘用车零售268万台,同比-25.4%,燃油车-34.8%,新能源+20%多,增长未能补齐燃油车下滑缺口,比亚迪一家独大。

2、主要国企乘用车品牌的产销情况:

东风集团同比-49%,其中新能源-14.7%;

一汽集团同比-32%,新能源销量低于5000,未能进入TOP20;

上汽集团乘用车同比31%,新能源-35.4%,主要由于五菱A00级销路不佳;

广汽集团乘用车同比-17.8%,新能源广汽埃安崛起影响同比+52.8%。

3、1~2月合资品牌交强险数据表现:

2023年1~2月累计销量,长安马自达-69%,东风本田-50%,广汽本田-49.2%,悦达起亚-47.6%,上汽通用-47.5%(包括凯迪拉克、雪佛兰、别克),东风日产-41.8%,雷克萨斯-38.7%,长安福特-38.6%,北京现代-34.6,上汽大众-30.8%、销量14.8万台(含斯柯达),一汽丰田-25.9%,一汽大众-25.3%、销量21.6万台(含奥迪),广汽丰田-21.8%,宝马中国-20.4%,沃尔沃-15%,奔驰-11.5%(小于10%的不说了)。

2022年,合资品牌形势严峻,市场份额与自主品牌交叉;燃油车份额与新能源交叉,大趋势不可逆。

主流合资品牌已经难以继续下降打价格战;2022年已经由于降价、放权益降到极低。比如广汽丰田凯美瑞、汉兰达、阿尔法等重点盈利车型,如果2022H1再降价导致几乎没有利润。

本轮降价主要是湖北政府用补贴给销量极差的库存车用来引流,投入预算2000万变可以实现清库存和引流,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夸张。|东风雪铁龙使用弱势车型C6、C3-XR为营销引流,投入预算约2千万;

东风系车受到湖北省政府重点扶持,帮助东风日产武汉生产的天籁、艾睿雅,襄阳生产的楼兰,新奇骏清库。非湖南生产的日产品牌不在补贴范围内。

二、关于降价的核心所在

1、降价幅度到底有多大

其实,并没有自媒体传播的那么大。湖北省政府补贴雪铁龙C6达到4.5w元清库存(湖北省东风系库存系数高),其他省份或者其他车企属于被迫跟进降价。

考虑到终端实际的优惠幅度,本次降价实际上落地价格除了个别车型之外,实际降价幅度远没有宣传力度大。

2、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表现

燃油车合资品牌下场降价幅度总体不高,远低于媒体造势宣传。3月新增补贴力度在2022年Q4延续至2023年1-2月的基础上,降幅小于10%。

新能源车价格已经开始有企稳迹象,库存系数总体正常,部分品牌开始达成“保价默契”。特别是3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市场容量不大,热门车型提车仍需等待,无降价动机;20-25万车型价格战会在2023年Q1基本结束,过后价格将会开始企稳;15-20万元主要是toB的一些车型,包含品牌知名度低,目前更多是用价格吸引客户,暂时无法引领市场;10-15万元的新能源车型可选择度不大,降价幅度相对有限。

30万以下的新能源价格主要看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个龙头,如果它们的价格稳定,基本上市场价格就能保持住。

3、后续燃油车大幅降价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一,燃油车不具备持续大幅降价的空间。在不让价的情况下,B级车11%的毛利,A级车15%的毛利。在广本雅阁让价3.5万,指导价20万左右的情况下,已经让利15%,利润率为负,这样持续降价厂商也会吃不消。

第二,每个经销商库存数不同,存在一定国六B切换风险(目前需要“能耗”+“持续里程”两个指标都符合)总体未达标率40%-50%,7月前能否完成库存,主要看3-4月主机厂的生产情况,如果持续减产则能看到库存状况变好,否则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4、合资品牌VS自主品牌

从销量表现上来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合资品牌了。市场无法消化如此多的品牌:比如,美洲、欧洲全系品牌不超过10个,同时中国品牌数不胜数,目前在售的品牌接近175个(进口品牌单列,实际在售品牌在150个左右),月度销量大于1000辆只有83个品牌,大于2000辆的只有65个品牌,剩下的超过50%的品牌其实没有存在的意义。

东风、一汽第二次面临重组、合并,雪铁龙、标致、PSA、英菲尼迪等计划撤出中国;长安福特规划停产小车,只做大7座、5座车型;通用别克靠GL8单款车型支撑(但在中高端MPV市场,也将会让位给腾势);日产靠轩逸支撑(市场地位让位给比亚迪秦)。

今年预计比亚迪、吉利和长安这些头部的自主品牌,将会形成对合资品牌替代效应的合力。

合资品牌销量被自主挤压,趋势不可逆转。品牌太多,市场无法消化;自主品牌崛起,部分品牌合资车会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5、今年的销量趋势

今年本来定义的让利计划(假设一款车让利1w元):1月份让65%,2 月份提升至75%,3月80%,收集客户意向;在4月底五一大型车展来临前提升至100%,将客户全部成交。由于湖北省补贴,不得已提前把折扣放到90%,让利计划有所扰动。四月上旬预计常规地推活动正常执行。

行业整体低开高走。3月份整体可能还会不及预期,由于消费者对更高折扣持有观望情绪,预计半个月内修复;4月开始将逐渐上量,重点关注进店量指标(4月的同比指标一定是变好的)。

6、进店情况与订单情况

3月1号第一周进店增长平稳,环比+5-10%,其中传祺-30%,问界-20%,比亚迪持平。首先,新能源关注热度回落,叠加合资降价因素,消费者对10万元以下的车型关注度较高,属于正常现象。其次,很多消费者在期待比亚迪汉唐的3月16号发布(目前数据显示,订单情况良好),消费者持观望情绪,需要时间修复。其他品牌(奥迪、长安、吉利、长城)进店量增长。

元宵节前后新增终端客户保持浓厚的观望情绪,导致转化率低,约5%,需要约15天左右修复情绪。

长期关注(2个月以上)的终端客户转化率修复至2022三四季度8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