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成基金也培养出了好多基金经理。除了刘旭是我相较市场提前认知到的,其他如:周期韩创(2021年)、消费齐炜中(2022年)、价值徐彦,我都没什么了解。最近大成还火了个苏秉毅,偏小盘量化,过往的业绩,β更多一些。科技类的王·帅。

本期主要介绍大成基金研究医药的邹建。邹建,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硕士,2016年加入大成基金,之后担任医药研究员、医药研究组组长,2021.12.19年初担任大成多策略基金经理,2022.10.31担任大成品质医疗股票基金经理。


(资料图)

他目前主要就管理上述两只产品。其余的产品主要围绕他人主管,邹建参与有限,多策略投向于全市场,品质医疗专注于医药行业。管理总规模不到20亿。

邹建最热的时候是去年8-10月份。当时我写过一篇帖子(如图),因为2021年末更换基金经理,邹建重新建仓,在2022年1-4月份的回撤较小,之后,在5-7月份反弹还可以,业绩曲线看起来不错,被投资者发现。(目前,帖子中第一段观点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看见了楚团长写关于偏股型指数发展背景讨论的文章,弥漫着对主动基金模式发展的较为悲观情绪,进而指向了smartbeta指数。扩大化的理解,就是主观和量化深度融合的投资方法论。

邹建的组合构建方法论主要是:1.前期经历过充分的悲观预期的释放;2.公司当期已经出现了明显经营性的变化;3.变化具备中长期的持续性。(第一点满足的是安全边际的要求,大多数情况是一二点共同满足,不能太左侧,如果3个条件都具备,那就是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邹建会通过偏量化的方式选出符合上述条件的个股,提高效率,定股票池。之后对公司进行深度研究,包括企业家历史上的战略决策、公司治理结构、商业模式、估值等等。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倒推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这套方法论向外推,就是性价比的打法,追求较低回撤前提下,获取较高收益。换股的思路是,出现更高性价比的公司。这套方法论本身无市值偏好。业绩表现好的时点大概是震荡市和牛市前中期。

邹建的方法论有从医药扩展为全市场投向的,所以,现在我更喜欢的是大成品质医疗股票,更加聚焦的产品是我比较喜欢的。

大成基金的医药研究力量我不知道,他们还有另一位医药经理杨挺。像建信基金马牧青、长盛基金周思聪的医药研究员有2个,经验有多少不知道。我2021年看过工银的医药研究团队,大概在6-7名研究员配置。听汇添富医药经理(郑磊、张韡)的路演,感觉他们的医药研究覆盖也有盲点,主要是在药店和中药,他们错过了这个机会。以此类推,估计大多数中小型公司的研究医药的力量不算强。所以我对邹建的方法论会多关注一点。

医药行业目前有500多只个股,总市值是全市场第二大。邹建的方法论和一众的医药基金经理使用的方法论都不太一样,

目前,他持仓大多数为中小市值的品种,也不会进行仓位择时。最近我没有听过他的路演,不了解他对医药细分行业的观点。

总之,邹建在医药领域的投资是值得关注的。

之后,我也会去了解其他公司的医药基金经理,行业基金的研究重在整理和对比,及对医药行业本身的认知。

风险提示:本文的观点和内容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记录个人在投资方面的成长,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

推荐内容